前言
写这篇文章的动机,还要从8月说起。那天我在网上冲浪时无意间发现了“沉默”一词的最初写法应为“沈默”。我说,这一点可以在日语、朝鲜语、越南语中“沈默”一词的汉字写法上得到印证,并附上了一张维基字典的截图。
此时一位师兄突然指出,日语汉字“黙”(もく,mo ku)读成两拍的原因是,末尾的“く”是在模拟古汉语中的“入声”。经过一番资料查找,我对日语中的“入声”终于有了点小小的认识,今分享于此。
这篇文章不是一个严肃的研究文章,只是我对东亚文化圈中一些有趣现象的记录,大家看个乐呵就行。本文将会简单介绍日语的一些特点,以及中古汉语留下的蛛丝马迹–“入声”。
声明:本人并非专业的语言学研究人员,文章中如有错误,欢迎指正!
欲读懂本文:
- 你需要了解日本的五十音图。不过所有的假名我都附上了罗马音,所以大概了解五十音图就可以。
- 你需要对入声有一点了解,可参见粤语的声调与入声 - 入声一节。
- 另外,我用粤语拼音模拟了一下中古汉语的拼音。对于没有学过粤语的读者,可以把粤拼当作英文来读。
其它知识我会在文中予以补充,请大家放心食用。
正文
汉字传入日本
日本刚开始是没有文字的,但出于文化传播的需要,日本需要借来汉字来表达他们的语言。于是,在几百年的中日交流中,既借来了汉字用于表音(表达读音),又借来了汉字用于表意(表达意思)。这里引用《写给大家的日语史》中的一个例子:汉字“山”。
- 将山的读音借来了,读作サン(sa n)。
- 又让山表意,对应日语中固有(即当地人自己发明)的やま(ya ma)。即,山在这种情况下读音为やま。
所以,一个汉字通常有两类读法:前者被称为“音读”,后者被称为“训读”。本文的主角“入声”主要存在于音读中。
援引自维基百科,音读按照传入日本的时间,分为以下几种:
- 古音:早于吴音传入日本的汉字音。源于中国上古音。
- 吴音:早在公元5世纪、6世纪辗转而入的字音。
- 汉音:于公元7世纪左右,日本始派出遣唐使自大唐所习得之字音。对当代日语影响最为深远。
- 唐音:指宋元以后才传入日本的汉字读音,以南方口音为基准。
而这几次传入,中国基本都处在中古汉语时期。这个时期的汉语是带有入声的。而大多数入声字,在日语中都会读成两拍。下面我将说明这一现象的来龙去脉。
为什么入声读两拍
日语的音节多数为开音节,意思就是读音是“辅音+元音”的结构(拨音ん和促音っ则是例外)。
举个直观的例子,球员贝克汉姆,可以翻译成以下读音:
汉语普通话 | 粤语 | 日语 | |
---|---|---|---|
写作 | 贝克汉姆 | 碧咸 | ベッカム |
读作 | bei ke han mu | bik ham | Be kka mu |
可以看到,汉语普通话和日语同为开音节占优势语言,在翻译形如 ham 的音时,总要把 ha 与 m 拆开,后加一个多余的元音,构成开音节。同理,日本将中古汉语带入日语时,在入声字的结尾再加入一个元音,构成一个开音节。
这也是汉字中的一个入声字,对应到日语中有两拍的原因。
那么这种一字对应两拍的关系,是否有固定的规律呢?答案是有的。
入声单字的一般规律
在中古汉语时期,入声主要有三种韵尾:-p,-t,-k。我们可以发现,当下文提到的入声字单独出现时,它们的音读总是两拍。
由于笔者水平有限,此处用粤语模拟中古汉语。
t类
中古汉语中的t类韵尾大多变为日语中的ち或つ。
举例:
粤语拼音 | 假名 | 罗马音 | 变化规律 |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一 | yat | いち | i chi | t - chi |
節 | zit | せつ | se tsu | t - tsu |
用文字来描述,就是一(yat,或写作jat),末尾含有入声,日语里会在末尾加个ち(chi),变成いち(i chi)。
k类
k类韵尾大多变为く或き。
粤语拼音 | 假名 | 罗马音 | 变化规律 |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学 | hok | がく | ga ku | k - ku |
益 | yik | えき | e ki | k - ki |
注:益的粤拼也可写作jik。
p类
p类入声字的结尾大多为う。例如:
粤语拼音 | 假名 | 罗马音 | 变化规律 |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十 | sap | じゅう | zyuu | - |
急 | gap | きゅう | kyuu | - |
你可能会感到很奇怪,为什么p类入声的变化和前面两个都不一样。前两个都是简单地加一个元音构成开音节,而这个ゅう看起来一点都不像p变化过来的。
实际上,最早p类入声字对应的是ふ。最早“急”的读音是“きふ”(按当时的读音写作罗马音应为 ki pu)。后面经历了“ハ行転呼”, 所有的ipu结尾的读音都经历了这个变化:
ipu → ifu → iu → yuu
入声字组词时
如果入声字的后面再加一个字,可能会有两种情况:
- 入声字的读音不变。
- 入声字变为促音。
促音,写作っ。在日语中要在促音出现的地方停顿一下。如きぷ(ki pu)占两拍,加入促音的きっぷ(kippu)占三拍,中间暂停一拍,读起来像是ki(空)pu。罗马音里用双写来表示。
这两种情况的具体解释写在《基于优选论对日语汉字词中促音化现象的分析》论文中(完整来源见结尾)。但在此处我只作最简单的归纳:
- 如果这个入声字后面的字的辅音是冲突的,例如:学(がく,gaku)校(こう,kou)一词中,学的韵尾k与校的起始部分k是相同的,此处应该用促音,省略掉“学”的韵尾变为促声。がく、こう(gaku kou)变为がっこう(ga kko)。
- 如果不冲突,例如“学派”,がく和は,则可以直接结合,不需要变为促音。
第一个字 | 第二个字 | 假名写作 | 罗马音 |
---|---|---|---|
学(がく,gaku) | 校(こう,kou) | がっこう | ga kko |
学(がく,gaku) | 派(は,ha) | がくは | ga ku ha |
值得注意的是,虽然p尾的入声字在日语中的结尾早已由ふ变为う,但在组词时它仍被看作ふ结尾。例如:十分 - じっぷん (zi ppun)。
后记
写这篇文章花费了不少精力。同时,我也感到了语言的博大精深。这篇文章也只是一个浅谈,更深层的规律则要参考专业人士的论文。
另外,不得不肯定宗教在文化传播方面的重要作用。毕竟这方面最早的研究,叫作悉昙学。
日语吸收了汉字,但又没有全盘接受。他们吸收得恰到好处–既保留了汉字的特征,又服从了日语的音韵特点。最后,我想以 BYVoid 大佬的一段话作结尾(源自这里)。
日本是一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國度。熟悉之處在於日本深受中國古典文化的影響,近代至今則反過來向中國輸出了大量文化。陌生之處在於,相比漢字文化圈的朝鮮半島和越南,日本對中國文化的吸收總是有分寸。這種感覺日本文化中隱隱約約有大唐遺風,但又絕對不是另一個「小中華」。
参考
- 《写给大家的日语史》(日语版「日本語の歷史」) 作者:山口仲美
- 《日语概说》 作者:皮细庚
- 音读 - 维基百科
- 石晨.从中古汉语入声字看日语汉字词中的促音[J].日语学习与研究,2016(01):72-78.
- 薛华民.基于优选论对日语汉字词中促音化现象的分析[J].教育现代化,2018,5(31):153-158.
- 在古汉语里,「急」字为入声,可为何在日语里的音读却为「きゅう」?
上次修改於 2020-11-07